.jpg)
PE管因其耐腐蚀、柔韧性强等特性,在市政埋地供水中应用广泛。施工中需重点把控热熔衔接质量与沉降应对措施,确保供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
热熔衔接作为PE管的核心连接工艺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。施工前应检查管材外观,确保无划痕、凹陷,端口平整。使用专用热熔焊机时,需根据管径规格设定加热温度(通常为190±10℃)和加热时间,待加热板呈现均匀熔融状态后,迅速对接管材,保持规定压力直至接口冷却固化。衔接完成后需检查接口是否形成均匀翻边,无虚焊、漏焊现象,必要时进行打压试验,试验压力不低于工作压力的1.5倍,保压30分钟无压降为合格。
针对市政施工中常见的地基沉降问题,需从设计、施工多环节采取防控措施。管道敷设前应进行地质勘察,对松软土层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处理,分层夯实至压实度≥90%。管道基础宜采用150mm厚砂垫层,接口处增设混凝土支墩加固。回填时应选用粒径≤50mm的素土或沙土,分层回填高度不超过300mm,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,避免机械直接碾压管道。对于穿越路段或地质复杂区域,可采用“管桥”敷设或设置波纹管补偿器,利用PE管自身柔韧性抵消沉降应力。
施工过程中还需注重环境适应性调整。冬季施工时,热熔衔接前需将管材预热至5℃以上,避免低温脆裂;夏季高温时应采取遮阳措施,防止管材热胀变形。同时,做好施工记录,包括热熔参数、地基处理数据、沉降观测结果等,形成完整技术档案,为后期运维提供依据。通过科学应用热熔衔接工艺与沉降防控技术,可有效提升PE管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,满足市政工程长期运营需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