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室内排水系统是建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,PVC排水管因质轻、耐腐蚀、施工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暗敷工程。然而暗敷施工中若忽视防堵与密封设计,易导致后期管道堵塞、渗漏等隐患,不仅维修困难,还可能引发墙体霉变、结构损坏等严重问题。本文结合施工规范与工程实践,从材料选型、节点处理、施工工艺等维度,系统阐述PVC排水管室内暗敷的防堵与密封保障方案。
材料选型与预处理控制
暗敷排水系统的防堵设计需从源头把控。管材应选用符合GB/T 5836.1标准的UPVC排水管,主立管管径不小于110mm,横支管管径根据排水当量计算确定,例如卫生间淋浴区支管不小于75mm,洗脸盆与洗衣机共用支管宜采用De50管径。管材进场前需检查外观,确保无裂纹、凹陷,端口平整,壁厚均匀。切割管道时使用专用切管器,保证切口与管轴垂直,避免毛刺残留,切割后需用砂纸打磨端口,防止水流阻力增大形成淤积。
科学布设排水坡度与路径
排水横管的坡度设计直接影响防堵效果。施工时应严格遵循设计规范:生活排水铸铁管坡度为2%,UPVC管坡度宜为2.5%~3%,确保水流速达到0.6m/s以上,形成自清能力。安装路径需避免急弯和频繁变向,横支管长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(例如洗脸盆支管不超过1.5m),当必须转弯时,应采用两个45°弯头组合替代90°直角弯头,减少涡流阻力。管道交叉处需设置过桥弯,保证排水通畅。
节点防堵构造关键技术
排水支管与立管连接应采用45°斜三通或顺水三通,支管接入立管的位置需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小于1.5倍立管管径。卫生器具排水口应设置存水弯,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,防止管道内异味返窜。安装过程中需对敞口管道进行临时封堵,采用专用管堵或塑料薄膜包裹,避免水泥砂浆、建筑垃圾进入管腔。地漏选型应优先采用防返溢型,排水口设置滤网,浴室地漏周边做0.5%坡度坡向,防止地面积水倒灌。
密封性能保障施工工艺
管道接口密封是暗敷工程的核心。承插式连接前需用棉纱清理管材与管件承口内侧,确保无油污、水分。涂抹胶粘剂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,厚度均匀,夏季施工胶粘剂用量宜增加10%,涂抹后需在30秒内完成承插,插入深度达到管件标记线,旋转1/4圈使胶层分布均匀,保持接口静置固化时间不低于30分钟。立管穿楼板处应设置防水套管,套管高出地面50mm,缝隙采用膨胀防火密封胶填塞,管根周围做20mm高混凝土阻水圈。
固定支架与压力测试规范
管道固定间距需符合规范:立管DN50管径固定间距不大于1.5m,DN110管径不大于2m;横管DN50固定间距不大于0.5m,DN75不大于0.75m。支架采用U型卡或管卡固定,与管道之间加设橡胶垫,避免冷桥结露。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通水试验,打开所有排水口,连续通水15分钟,检查管道接口无渗漏,排水通畅。隐蔽前需进行闭水试验,将管道充满水24小时,水位下降不超过5mm为合格。
后期维护与验收要点
暗敷管道隐蔽前应拍摄影像资料存档,标注管道走向与接口位置。竣工验收时需检查排水坡度、支架间距、存水弯水封深度等关键参数,使用管道内窥镜检查管内有无异物堵塞。交付使用后应向用户提供排水系统维护手册,提示定期疏通地漏滤网,避免倾倒毛发、厨余垃圾等杂物。冬季低温环境下,需保证存水弯水封不冻结,可定期补充清水或添加防冻液。
PVC排水管室内暗敷施工需秉持"防堵优先、密封为本"的原则,通过科学设计、精细施工与严格验收,构建安全可靠的排水系统。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,重点管控坡度设置、接口处理等关键工序,结合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优化,避免与给水、电气管线冲突,从根本上消除堵塞渗漏隐患,保障建筑使用功能与结构安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