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,小區雨水收集系統已成爲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PVC雙壁波紋管憑藉其環剛度高、耐腐蝕、施工便捷等優勢,被廣泛應用於雨水管網工程。本文結合工程實踐,從坡度設計與排水優化兩方面,詳細闡述小區雨水收集系統的施工技術要點。
一、工程設計基礎
小區雨水收集系統需根據匯水面積、暴雨強度公式及當地降雨數據進行水力計算。採用PVC雙壁波紋管(DN200-DN600)作爲主管道,設計流量需滿足50年一遇暴雨排放要求。管道材質選用SN8級以上環剛度產品,確保地面荷載作用下的結構穩定性。
二、坡度設計關鍵技術
1. 坡度取值規範
根據《建築給水排水設計標準》GB50015,雨水管道最小坡度應符合:DN200管0.003(0.3%),DN300管0.002(0.2%)。實際施工中需結合地形調整,在平坦區域宜採用0.5%-1%坡度,山地小區可提升至1.5%-2%,但需控制流速5m/s以防沖刷。
2. 坡度控制措施
- 採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,每50米設置坡度控制樁,確保管道敷設線性偏差20mm
- 溝槽底部採用150mm厚級配砂石墊層,壓實係數0.93,避免管道沉降導致坡度突變
- 彎頭、三通等節點處需設置200mm200mm混凝土支墩,增強管道穩定性
三、排水優化實施方案
1. 管網系統佈局
- 採用枝狀管網與環狀管網結合形式,主幹道沿小區道路綠化帶敷設,支管間距控制在25-30m
- 雨水口設置間距:機動車道30-40m/個,人行道40-50m/個,採用防盜鑄鐵篦子(承重30kN)
- 管道轉彎處曲率半徑3倍管徑,避免90直角彎頭
2. 水力性能提升
- 進水口設置沉沙井(深800mm),內置60目不鏽鋼濾網,降低泥沙堵塞風險
- 系統最高點設置排氣閥,每隔300m設置檢修井(直徑1200mm),井內採用流槽設計減少水頭損失
- 管道回填採用分層夯實法:素土(壓實度90%)+中粗砂(壓實度95%),避免管道受壓變形
3. 質量檢測標準
- 閉水試驗:試驗水頭2m,滲水量0.05L/(m·min)
- 坡度複測:採用全站儀進行管道軸線測量,允許偏差1%設計坡度
- 接口質量:橡膠圈承插連接需確保接口間隙3mm,無滲水現象
四、施工注意事項
1. 雨季施工需設置臨時排水溝,溝槽開挖深度>1.5m時需放坡1:0.75並設置邊坡支護
2. 管道安裝前需檢查波紋管內壁光滑度,不得有裂縫、凹陷等缺陷
3. 與市政管網接駁處設置止回閥,防止雨水倒灌
通過科學的坡度設計與排水優化措施,PVC雙壁波紋管雨水收集系統可有效提升小區雨水排放效率,減少內澇風險。施工中需嚴格遵循設計規範,結合現場實際工況動態調整參數,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行。建議同步建立智慧監測平臺,通過流量傳感器實時監控排水狀態,實現運維智能化管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