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建筑给排水、市政工程以及农业灌溉等领域,PE管道因其耐腐蚀、柔韧性好等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然而,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,老旧PE管道可能因材质老化、外部压力或轻微损伤等原因出现轻微漏水现象。若不及时处理,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,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管道损坏。以下为您介绍老旧PE管道轻微漏水的有效修补方法。
首先,在进行任何修补工作前,需做好充分的准备。首要任务是关闭漏水点上游的阀门,确保修补区域管道内停水,并将管道内残留的水排空,以保持干燥的作业环境。随后,仔细清理漏水点周围的管道表面,使用抹布或砂纸去除油污、铁锈、泥土及松动的氧化层,使管道表面干净、粗糙,这样能有效增强修补材料与管道的结合力。同时,标记出准确的漏水位置,以便后续修补操作更精准。
对于老旧PE管道的轻微漏水,橡胶修补带(或橡胶管卡)修补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且效果可靠的选择。选用与管道直径相匹配的橡胶修补带,其内侧通常带有粘性或可通过紧固装置固定。将修补带紧紧缠绕在漏水点处,确保完全覆盖漏点及其周围至少5厘米的区域,若使用的是带金属卡箍的修补带,需用扳手均匀拧紧卡箍上的螺栓,使橡胶带与管道表面紧密贴合,形成有效密封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压力不高的管道系统,且能快速止住漏水。
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自粘式防水胶带修补法。该胶带一般由丁基橡胶或其他高性能弹性材料制成,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防水性。在清洁干燥的管道表面,从漏水点一侧开始,将胶带以半搭接的方式紧密缠绕,缠绕时需施加一定的拉力,确保胶带与管道及胶带层之间无气泡、无褶皱,缠绕层数建议不少于3-5层,最后一层的末端可用胶带自身粘性固定或使用扎带绑扎,以保证修补的牢固性。
完成修补后,不要立即恢复供水,应先检查修补部位是否安装牢固、密封是否严密。待确认无误后,缓慢开启阀门,观察修补处有无渗漏现象。通水后初期,需持续关注一段时间,确保修补效果稳定。同时,要注意避免修补后的管道受到剧烈撞击或重压,以防修补层脱落或管道再次受损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管道的轻微、局部漏水。如果管道漏水情况较为严重,如出现大面积破损、裂缝较长或管道壁厚严重减薄等情况,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管道维修人员进行评估,必要时应考虑更换管道,以保障管道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。及时有效的修补不仅能节约维护成本,更能避免因漏水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隐患。
.jpg)
